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 第47章 撑把伞

第47章 撑把伞

作者:巧克力罗刹 返回目录

“你这报告搞得我都有点动摇了。”


谢东奎很想喜怒不形于色,保持威严。


可他忍不住啊。


这样的报告谁看谁不摇啊?


孙长兴能理解谢东奎的感受。


前些日子他们论证三处整个单位的状态都是这样。


在家里坐着,吃着火锅唱着歌。


然后就突破了。


“可说呢,陈晨太突出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腰间盘还不突出。”


“怎么个意思?”


“他很年轻啊,和我儿子一个岁数。”


“乖乖,少年天才?”


“对头,有时候我都觉得运气不足以解释,我生怕运气在这用光了。”


此时,一直在旁边没有参与对话的张明瑞提了一嘴:


“没事,有国足平衡的,这個月又输了两场,又到荣誉之战了。”


“要真是这样我还真放心了,把规划外援的钱都花在晨盾上,起码还能见到回本。”谢东奎笑道。


说的是玩笑,可孙长兴听完一惊一乍的。


“那可不行,那我们可指望不上。”


“看看看,一提到钱就急眼。”


孙长兴撇撇嘴,心说可不得急眼咋滴?


我搁这铺垫了大半天。


又是国运,又是报告的。


你以为我就是说说而已啊?


“谢主任,您也看到了,晨盾的成果很显著。”


“但他们还是个刚起步的初创公司。”


“需要一些扶持。”


谢东奎没有丝毫的迟疑:“扶!必须扶,你就说你们的想法吧!”


“我设想是从产业技术上扶持,我们装备部能力毕竟有限,希望您从全局上协调点人手,最好是航空口的专家。”


“这个能答应,回去我斟酌个名单,你们也可以提建议。”


孙长兴眼看人家答应的很利索,便再次加码。


“还有就是政策上,毕竟是民营企业,很脆弱的,证照啦税务啦条条框框特别多。”


“证照我能解决,生产资格的审查和批示尽管提交报告,该批我不耽搁。至于税务这些,不是一个系统的事儿……”


谢东奎思虑片刻。


下了决心。


“这样吧,我让民口配套办公室去对接一下,尽量解决,还有吗?”


张明瑞立刻举手:“还有就是钱的事儿,晨盾还好,启光那边资金不太充裕,您看是不是能用一下国防工业大基金?”


“好家伙,你们是把我当许愿池了?”


孙长兴和张明瑞目光殷切。


趁热打铁的道理他们是懂的。


都已经给人给政策了,给点钱也不是不可以。


谢东奎也知道掉进了坑里。


一般情况下。


他是不会轻易松口的。


可是今天手里这份报告分量太重,值得。


“行,数额我不做保证,但是我会替他们协调资金的事儿。”


孙长兴还想蹬鼻子上脸,再申请点什么玩意儿。


刚要张嘴。


谢东奎的助理小跑过来,像是有什么事情要报告。


这也给了谢东奎喘气的机会。


他立刻转移话题,转过头看着助理,严肃问道:“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是十七局的人,打着国防工业的旗号,从临海市局带走了一个人,所以地方有怨言。”


说话间。


助理把手里的文件递交上去。


这是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温度。


随后他继续解释道:“临海方面反映,这个人涉嫌不正当手段牟利。”


“金额已经到了立案审查的地步。”


“案子刚查起来,彭局就把人带走了。”


“临海方面要求我们对此做出解释。”


“这是所有的案情报告,违法事实清楚。”


谢东奎刚刚翻开文件,就看到两个熟悉的字眼。


“陈晨……?”


他立刻回头寻找孙长兴和张明瑞。


可是这俩像是会土遁术一样,早就消失在了人群中。


助理提前了解了所有情况。


无论如何,强行带走人有错在先。


他建议道:“您看是不是让企业局先去道个歉,然后整个案子重启一下?”


“就算这个陈晨真的有贡献,最后罚个款走个程序。”


“息事宁人算了。”


秘书觉得自己考虑的很周到。


说完就在等待领导的认可。


可谢东奎眼砸么着嘴皮子:“罚什么款?”


“可是他们的违法事实很清楚……”助理弱弱的看向报告。


“就这啊?”


谢东奎拍拍手李的报告。


然后将助理带来的报告和孙长兴带来的报告合为一沓。


“伱两份一起看,这哪里是什么案情记录,这分明是我国超材料涂层技术的发展史。”


……


“还是你小子机灵,慢一步我们都要遭埋怨。”


走出大门的孙长兴长舒一口气。


张明瑞也有些小得意:“我看脸色有一手的。”


“问题不大,虽然启光和陈晨是有点小瑕疵,但是谢主任是帅才,心里有数的。”


孙长兴不在乎启光的小瑕疵。


刚才谢主任已经红口白牙的答应了。


一面是整个产业,一面是临海的牢骚,他分得清大小王。


“你下去给陈晨打个招呼,能给的我们都给了,让他别有包袱,好好干。”


张明瑞抬起头思虑片刻。


那天在审讯室。


临海市局的人使出浑身解数,陈晨跟没事人一样。


锅都不够他甩的。


他能是那有包袱的人吗?


“包袱他是有不了一点,但是我在想,这个事很蹊跷。”


“怎么说?”


“就是启光被处理这个事儿。”


孙长兴掏出一根烟,自己点燃,张明瑞伸手去要,又被打了一巴掌。


于是只能不情愿的讲述自己的猜测。


“您想,陈晨是多鸡贼的人啊?”


“当时双尾蝎在天上嗷嗷飞,军区都不知道,还以为雷达上的信号是什么鸟。”


“按理说,卖车衣不应该被发现啊。”


孙长兴突然来了兴趣,掏出了一根烟递给张明瑞:“你意思是他有树敌?”


“我反正是这么揣测的,商界可乱了,陈晨这么优秀,保不齐的。”


张明瑞之所以说着这番话,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那天的审讯。


主审的三个人有两个着急忙慌的,只想把案子半死。


只有商务局的人还温和一点。


照理说不是刑事案件,程序不用走的那么急吧。


孙长兴也听进去了。


人越优秀,嫉妒的人也越多。


尤其是在市场化基本成熟的时候,市场份额都已经固化了。


有企业稍微搞出点成果,就会有资本实力来砸钱。


如果创始人坚持基建不卖,各种脏招就会随之而来。


设身处地的想想,陈晨也不容易,机要兼顾研发,又要兼顾管理,还要防止盘外招。


今天他们敢打小报告,明天他们就敢打人。


许久之后。


孙长兴踩灭烟屁股,决心给陈晨撑把伞。


“等书面批文下来,你搞一块【军民融合示范企业】的匾给陈晨送去。”


“大张旗鼓的去,敲锣打鼓,越热闹越好。”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