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这官家的位置以后都是他的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这官家的位置以后都是他的

作者:大噢 返回目录

庆历七年,七月。


赵昕又开始在东南一带招兵。


本来大宋这冗兵就已经够多了,御史台、知谏院一听还招,不免就会有些意见。


当然!


御史台、知谏院还是很懂现如今大宋朝堂的环境的。


要说豫王殿下的坏话,还是慎重一点比较好。


起码,即便是要说,也最好是委婉一些。


无他,王拱辰至今还在岭南,回不来呢。


你也不想自己像王拱辰一样,去了岭南三年都回不来吧?


不过在得知,赵昕没花朝廷一分钱后,他们便又安心了。


然则安心之余,又想问问,赵昕这钱都是从哪里来?


该不会不给别人发钱吧?


若是五千人,每人就按最低三十贯一年来算,豫王殿下都要发十五万贯。


十五万贯对于像三司这样的部门来说,当然不能算什么。


可若是让豫王殿下一年就有这么多钱可以自己掌控,那这是否是一件好事?


御史台、知谏院便同时质疑赵祯道:“官家,难道官家是真的想要完全恢复汉唐时的封王制度?可就算是汉唐,也是一直削减封王的带兵之权的吧?”


此前没有质疑,是因为没到质疑的时候,觉得忍一忍,就算了。


可现在,豫王殿下又要增兵,这也太过分了!


关键……


豫王殿下是如何想出来的,要从东南增兵?


这些都是他们的脑袋瓜无法想得出来的。


赵祯面对众人的质问,也是一脸平静地回道:“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让他学习学习带兵,有何不可。”


有御史便道:“学习带兵,三千足矣!豫王殿下这手上八千兵,臣说句不好听的,他造反都……”


赵祯便道:“最兴来是我的儿子,将来,这官家的位置也是他的,他何须造反?”


不过说完了以后。


赵祯又感觉自己像是说错话了。


所有的御史、谏官,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虽说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可就怕发生意外啊!


即便是放在一般人家当中,老人往往都喜欢最小的那个孩子。


除非把官家抓去做阉割。


否则……


日后要是再生个子嗣出来,那可就麻烦了。


御史跟谏官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反正,这到时候,若是发生兄弟相残了,别埋怨我们没有提前说。


这会一开完。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将来这位置是赵昕的了。


就连张娘子,都以最快的速度知道了。


紧接着……


她便砸碎了一个花瓶。


也不知道这是在生气什么。


曹皇后倒是觉得还好,起码,当初最兴来也是送过她香囊的,她跟最兴来的关系,谈不上差。


就算有一天最兴来当上了官家,待她肯定也不会差到那里去。


她对官家,也算是死心了吧。


不爱就是不爱,这也没有办法。


至少表面上能够做到客客气气的,也已经算是不错了。


苗娘子这一次反倒是有些迟钝。


因为苗娘子没有人在外面给她通风报信。


直到其他娘子这么说,她才知道。


然后她就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只能说……


这不是什么好事。


紧接着……


全城的目光便都落到了赵昕的身上。


而赵昕的府邸明明藏得挺好的。


也不知道这些御史、谏官,又或者是什么其他人,是不是在他马车上安监控了,从他出宫,就一直盯着他,随后……


他近一段时间,都有住在外面的事,也就被御史、谏官给风闻了。


当然!


也有可能是他们一些人本来就知道,只是,正好这时候才拿出来说而已。


赵昕也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隐瞒的。


可我都九岁了!


跟个小大人一样了,我难道还不能自己一个人在外面住?


你们不夸我小小年纪,就如此独立也就算了,这有什么好挑刺的?


幸亏他们还没发现自己养小妾,不然,那可就糟了!


然而……


他们又怎么会明白自己的深谋远虑。


要想自己将来的儿子一个个都能成才,而且团结一致,必须得让他们都能有一个格局大,眼光高,明事理的母亲。


自己这不恰恰正在培养么?


打小就给她们灌输好的想法、理念,以后,这教出来的儿子,也必定不一般。


主要是他日后,未必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对着自己的儿子。


出去外面打一次仗,少说都要半年吧。


那到时候,若是母不贤,那这儿子岂不是废了?


就算自己打下了整个地球,以后也迟早败在这些家伙的手里。


相反!


即便他出师未捷身先死,有了这四个贤明的小妾,在她们的合力熏陶之下,将来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也绝对不会差到那里去。


这就是他为何要费心教育四名小妾的原因。


接下来……


他还打算写一本《育儿经》,就家族里的人,能看。


不过这些都先放到一边。


面对官家的‘不作为’,御史、谏官此时此刻只感觉,这天都快要塌了,要礼崩乐坏了!


豫王殿下这做事,好像从来都不按规矩办事。


那八千兵,你完全可以看成是他个人的私兵。


官家这是想要做什么?


此前说是学习如何带兵,那还能稍稍地糊弄一下。


现在都开始不装了!


还有许昌、南阳一带,似乎也不安派官员。


这意思,说不定又是让豫王殿下自己做主。


以后许昌、南阳,说不定也是豫王殿下自己说了算。


上一年,据说就给三司送了十万匹绢以及四万斤的棉花,这想必,就是许昌、南阳出的吧?


“宠幸至此,也算是我朝罕见了!”


像是贾昌朝等人,都不由得有些感慨。


这唯一的儿子,就是不一样!


可说真的!


这还是有点把朝廷法度,视为无物。


当然了!


官家他这么做,说不定也有缘由。


而最大的缘由,大概就是朝廷没有一个能打的。


官家身边可信任的人,能用的人也不多。


那让自己的儿子站出来,承担起这个责任,也就很显而易见了。


对比起官家以前,跟豫王殿下出来‘学习’的这几年,感觉官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没有以前那么犹豫了。


坏了?现如今,该不会已经是豫王殿下说了算吧?


那自己要不要去讨好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