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773章 领导在下面,你个员工上去说什么话?(月票加更)

第773章 领导在下面,你个员工上去说什么话?(月票加更)

作者:凤山鹤鸣 返回目录

接下来方言倒也没有再询问王亮了,直接招呼其他人,一起去学校礼堂。


本来想找自己的秘方研究所的,结果被耽误了行程。


看来只有下次再来了。


来到之前来过一次的学校礼堂门口。


这会儿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三五成群的都在往礼堂里面走。


“方哥!”张延昌穿过人群走了过来。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老范和小彭。


“你们怎么在一起?”方言对着他们问道。


张延昌说道:


“我们在同一层楼上。”


这时候跟着方言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这时候邓南星问道:


“老谢呢?”


他说的是谢国莱。


方言看了看周围,没有发现谢国莱的人影,其他人也摇摇头:


“没看到他人。”


方言招呼众人:


“算了咱们直接进去吧。”


刚进入礼堂里面,就听到有人在大声喊:


“新同学请拿出学生证,到这里来领取礼物。”


顿时人群骚动起来。


纷纷朝着前面涌动。


好些人都踮起脚尖,朝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发现很多人都在朝着那边聚集。


就连方言他们这群人也被吸引了目光。、


此刻有人站在了一张桌子上,高举着手里的东西,扯着嗓门说道:


“这里是卫生部特批发放的三件套。”


“分别是针灸包,《常见病土单验方集》,以及最小称量单位为0.5克的戥子。”


“新同学,记得出示你们的学生证,每个人都需要验证身份然后签字,才能拿到这三件礼物。”


说完他又再次强调:


“重复一遍!新同学,记得出示你们的学生会证,没有拿到的人,自己回去拿去!”


这话说完过后,周围已经有人开始后退了,看样子应该是没有拿到学生证。


方言对着周围的人问道:


“你们带着学生证吗?”


“带着呢。”杨景翔掏出自己的学生证晃了晃。


其他人也同样都摸出了学生证,就连萧承志和他一起过来的同学一样。


方言点点头:


“行,那就一起过去吧。”


领取的人很多,但是发放签字的速度相当快,大家都是有序的拿到后,就往一旁走去,完全没发生堵塞,素质还是相当高的。


不一会儿,方言他们都拿到了东西。


一个印刷有“为人民服务”的针灸包里面有28号不锈钢的钢针。


此外还有油印版的《常见病土单验方集》里面一股子煤油味儿,应该是用煤油做了防潮处理。


最后还有写着河北安国药市赞助的戥子。


方言每个人都拿到一份这种礼物,虽然不贵重,但是给了新人一种氛围感。


让他们先感觉到中医药学院的气氛。


接着方言他们按照班级,找到他们自己的座位,今年的中医班级分成了两个班。


第一班主要是回城知青与赤脚医生、以及家传中医子弟,和原本就在医院上班的大夫,这个班也叫国内班。


第二班主要是华侨子女与外籍学员,以及一些英语出众的干部子女,这个班也叫国际班。


方言被分在了第一班,班级里人还没来齐,方言也不清楚有多少人,不过应该不会少。


一班应该是大部分人的分班选择。


此外小彭和老谢他们的中药专业就没有分班了,因为读中药的也就只有三十几号人,所以只有一个班级。


简单的说就是中医两个班,中药一个班。


不过方言知道,这个情况在开学后不久,学校里又会改成小班教学,也就是每个班分成三十到四十个人左右。


中医学还会再分一个科出来叫做:针灸推拿学。


不过这对方言都不重要,今年九月份就要开始中医研究生的报考了,大部分有本事的学生都会选择直接去考研究生。


只不过这会儿大家都还不知道这些发展。


一个个都好奇的对着周围的同学打量着。


谢国莱这会儿也过来了,对着方言招呼。


说是刚才在学校里迷路了。


方言也是无语了,学校里也能迷路?


等到谢国莱找位置坐好后,陆陆续续的其他同学也来了。


其中就有方言上次和孟济民在卫生部直属燕京医院,见过的董艺和另外一个姑娘。


两人没有和方言他们一个班,这两人在国际班。


不过走过来后就看到了方言他们,立马上来打招呼。


年轻漂亮的姑娘还是两个,立马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国内班的姑娘很少,但是国际班那边的姑娘却很多,但是过来打招呼的就这么两个。


董艺很热情的介绍了另外一个姑娘。


姑娘叫高思敏,上次就是她给孟济民留了电话。


和姑娘们打过招呼后,周围的气氛一下就变了,很显然认识姑娘在大学里是可以被称为资源的,虽然大学里不准结婚,不准怀孕,但是没说不准偷偷搞对象啊?


周围之前还不认识方言的人,他们都凑了上来,对着方言他们询问,到底是什么情况,有了一个姑娘在那边作为锚点,勾搭其他姑娘的事儿还不容易吗?


虽然方言没有想给他们介绍对象,但是一个个都热情的叫着“哥”,让方言不得不感慨,春天开学他肯定是有点什么说道的。


瞧瞧这一个个的同学们,都像是发春了似的。


本来以为他们都很闷,会比较含蓄。


结果这会儿他们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就开始叫起哥来了。


接下来,上次在义诊见过的朱丽娜带着同寝室的一帮姑娘来了,彻底引发了班级上的热情。


他们可是正儿八经一班的人。


别看刚才一班的姑娘少,但是这一下来了六个。


朱丽娜也先看到方言,然后就上来和方言他们打招呼。


毕竟上次见过一面嘛,而且方言也是班级上最帅的,同时还是京城的名人,所以走过来招呼一下,她在姑娘群里也有面子的很。


这下班上其他人都感觉方言像是“神”一样的存在了。


这才刚开学,两个班都有这小子认识的女的,还都是主动过来找他打招呼。


“哥!抽烟?”有人拿出自己亲口用口水裹好的手工卷烟,递到了方言面前。


方言嫌弃的摇摇头:


“谢谢,不会。”


接着又有人对着方言说道:


“哥,听口音你是本地人?认识一下,我叫王国庆,你叫我小王就行了!”


然后陆陆续续的人们开始过来自我介绍:


“哥,我叫刘体润,认识一下!”


“……”


不一会儿,方言周围就挤满了人,都一个个乐呵呵的对方言做了自我介绍,他们都有统一标准,男的,年轻,未婚。


方言这时候也不得不感慨,谁说这时代的人保守了?


这时代的人,可太闷骚了!


……


就这么的,方言还没自我介绍,班里大部分人,就都和他认识了。


这时候学校领导也走上台了。


这次主持的是任应秋教授。


在简单的开场讲话后,任应秋对着众人说道:


“全体起立。”


全场礼堂人员全部都站了起来。


任应秋教授说道:


“听团党官员,宣读六二六指示,学习遵守一根针,一把草的革命医学传统!”


接着王恩厚书记上台,手持复印件,开始了朗读。


这个“六二六指示”是华夏探索公平医疗的里程碑,其推动的赤脚医生、合作医疗、中草药运动构成农村医疗“三大支柱”。


提倡“一根针、一把草”也就是针灸+草药,降低医疗成本,各地建立“土药房”,采集、种植、炮制本地中草药。


这是个每年开学都必须要走的流程。


一直到1985年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需通过资格考试持证上岗,合作医疗制度逐渐解体为止。


目前这还是主流声音。


后世华夏乡镇卫生院体系,其实都是源自六二六指示的布局。


可以说是影响深远的一次活动。


这也算是子任先生留下的遗产之一。


宣读完毕后,然后就是高年级的学生代表上台讲话了。


这次讲话的是优秀学生代表,也就是王玉川教授的高徒,谢春荣。


作为获得协和工作机会的他,成功获得了这次讲话的机会。


看到他上台后,台下方言周围几个人的表情逐渐怪了起来。


人家方哥,正儿八经的协和中医科主任在下面,你上去讲话?


这对吗?这合理吗?


啊?


谢春荣表情也有些古怪的看了一眼下面,最终目光落在方言身上,见到对方冲自己笑了笑,谢春荣尴尬的点了点头。


然后清了清嗓子,拿出自己的稿子开始读了起来。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嗯,他声音有些跑调,看样子有点紧张。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64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