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040章:张居正指示,吕调阳要求,张四维强调,沈检讨加班!

第0040章:张居正指示,吕调阳要求,张四维强调,沈检讨加班!

作者:上官不水 返回目录

九月十一日,清晨。


文华殿日讲,一众日讲官分列两侧。


沈念发现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三位阁老,外加马自强、申时行二人皆是精神状态萎靡,眼圈泛黑。


显然昨晚没睡好。


日讲之后,沈念通过马自强、申时行之口,才得知这些人几乎一夜未眠。


缘由竟是:因讨论国子监祭酒王锡爵与国子监司业周子义昨日黄昏时分联名呈递的《国子监教习与监生训诫策》。


王锡爵用了三两唾沫星子,说服甚是迂腐的周子义后,便依马自强所言,撰写了这道奏疏。


大概意思就是——


“欲邀翰林院检讨沈念讲学,折辱训诫一番国子监的教习与监生,助后者一改懒散颓态,匡正学风。”


张居正看罢,觉得此策可大范围推行。


当下官学的教习生员。


要么感慨怀才不遇,要么踌躇满志,实则是能力不足外加不思进取。


朝廷令他们献新政之策,皆缄口不言。


但若出一个新政之策,能从头评到脚,大言不是之处。


其目的。


不是为了大明江山、天下万民,而是通过品评挑剔,获得一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优越感。


于是。


张居正便将吕调阳、张四维、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周子义六人唤去商议。


众人经过一番商议,在快到四更天时终于统一了想法。


首先。


此策除了在北京国子监执行外。


接下来还要在南京国子监、各个地方州府的官学施行。


训诫人选从地方主官、贰官、十三道监察御史、六科言官、甚至地方上致仕的耿直官员里面筛选。


主打一个,用外面的硬石头将这一潭潭死水敲成活水。


其次。


北京国子监训诫可由翰林检讨沈念示范打样,训诫书记录成文,传达到地方。


为保证训诫的力度以及思想的一致性,沈念撰写初稿,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周子义校正补充,内阁审核。


最后。


所有训诫人的训诫稿都将由翰林院汇编成书,刊行天下。


眨眼间。


此事由芝麻变成了西瓜。


天下事就是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张居正心中装得是天下,每日思的是天下,故而许多事情在他眼里都变成了天下事。


……


午后,翰林院。


一座幽静的宅院内。


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周子义、沈念聚在一起。


五人商讨了一下分工。


王锡爵和周子义负责为沈念提供当下国子监众教习与一众监生的情况,包括家庭出身、性格习惯、文章诗词、监内考绩等。


沈念根据这些信息,撰写初稿。


而后,马自强与申时行对初稿进行校正补充,五人都无异议后,便呈递内阁。


在此之前。


内阁三位阁老已经圈定了交稿时间与内容大方向。


张居正指示,三日内必须将训诫稿交到内阁,内容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吕调阳要求,训诫之言必须要振聋发聩,直击教习监生之痛点,言者不可因惧得罪人而畏首畏尾。


张四维强调,因要汇编成书,文字万万不可粗鄙低俗,要将翰林院官阁之官的优秀表现出来。


随即,众人便开始忙碌起来。


沈念计划的是,至少用一天的时间,消化掉国子监众教习与监生的情况,然后才能言之有物。


明日午时后开始撰写,翌日一大早呈递给马自强与申时行。


不多时。


沈念的书案上便堆上了一厚摞文书,全是王锡爵与周子义挑选出来的。


唰!唰!唰!


沈念一目十行,翻阅着这些文书,有疑问便立即问询王锡爵和周子义。


作为一名以庶吉士身份留馆的史官。


沈念的记忆力异于常人,不敢说看过一遍后过目不忘,但也能记个七七八八。


而王锡爵和周子义对国子监的情况,可谓是如数家珍。


这无疑提高了沈念了解情况的效率。


……


入夜,繁星点点,夜微冷。


沈念本不想加班。


但见昨晚近乎通宵的王锡爵和周子义还在忙碌着,便只能再阅览一会儿。


不多时。


马自强带人将晚餐送了过来。


他走到沈念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子珩,你虽是年轻人,但熬夜也伤身,最多忙到子时就歇着,不然就耽误翌日清早上衙了,今晚的夜宵,我已命人为你准备了!”


沈念撇嘴一笑,只得继续阅览文书。


当下的朝堂,忙人是真忙,闲人也是真闲。


约一个时辰后。


王锡爵与周子义将所有文书都整理了出来。


沈念看完这些至少要两个时辰,见沈念没有疑问,二人便回去了。


二人也是熬夜达人。


但昨晚就没睡,再熬夜,身体就真吃不消了。


若让南京那套班子的一些“半养老状态”的官员看到沈念等人这般忙碌,估计就不会羡慕在京师做官更有前途了。


大明官场,英年早逝者,不在少数。


唰!唰!唰!


沈念又翻阅了近一个时辰,眼看近子时,而剩下的文书,明天上午完全可以看完,便起身回家了。


翰林院大门外。


阿吉牵了一辆马车在外面,他自入夜后便在此等候了。


约一刻钟后,沈念回到了苏宅。


家内灯火通明。


丫鬟小桃迅速为他准备热水洗漱,顾月儿则是为他准备了一碗热乎乎的馄饨。


另外,还有点心、水果,以及捏肩敲背服务。


沈念吃馄饨吃到一半,脑袋一歪,便睡着了。


今日脑子飞速旋转,比干一天的体力活都要疲累。


而后。


顾月儿、小桃、阿吉三人将他抬到了床上。


翌日五更天,沈念便起床奔向翰林院。


此刻的他,精力已恢复了大半,若今日能早些写完,他也能早些回家休息。


唰!唰!唰!


沈念坐在书案前,继续翻阅文书。


王锡爵与周子义坐在沈念身边,随时准备着回答他的问题。


二人都甚是敬业且对国子监很有感情,将此事看得尤为重要。


约一个时辰后,秋阳高升。


金色的阳光泼洒在书案上,沈念的肩膀上、脑袋上。


他终于看完了所有文书,对翰林院的教习与监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该动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