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 第60章 真君慈爱世人(求追读!求月票!)

第60章 真君慈爱世人(求追读!求月票!)

作者:铁打的扳手 返回目录

相比之前,此时的太原城中,气氛发生了些许变化。


一间茶肆中,茶客们捏着已经凉下来的杯子,嘴巴微张,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前方的说书人。


“诸位是否知道,那原本气势汹汹攻来的金军,为何突然撤走?”


说书人身形清瘦,声音响亮,在说出这话后扫视众人问道。


茶客当中,有人开口道:“难道不是童贯将军令他们退走了吗?”


此言一出,不少人纷纷附和。


现在的童贯,由于没机会弃城逃窜,反而让百姓对他的印象停留在收服失地的“世之名将”上。


在他们看来,屡立“战功”的童贯能被官家派来,就是为了拯救他们。


不过,也有其他茶客闷声发言,提出来其他令金军撤退的可能。


而说书人则是神情平静的扫视众人,忽的一拍惊堂木,令整间茶肆都倏然一静。


他清了清嗓子,随后朗声道:“金军退走的缘由,却并非你们猜测的那样。”


说到这里,说书人便闭上了嘴,不再出声,随后面带神秘笑意的望着众人。


茶客们见说书人这副煞有介事、却闭口不言的模样,急的心痒难耐,直接大声道:


“你这人!有话不说完是几个意思?!”


“断在此处,凭空吊人胃口,实在令人不快!”


“就是啊!有话你赶紧说完行不行?非要在这吊着,小心老子一盏茶丢过去,你就老实了!”


“……”


眼见有人抬起茶盏,作势欲砸,说书人连忙摆手,脸上陪笑:“哎哎!诸位,稍安勿躁!”


“那金军是如何撤走的,且听我细细道来!”


“诸位都清楚,那金人乃是吃肉不吐骨头的主,个个凶若豺狼,我宋军在其手上吃了多少亏,这便不多提了。”


“就在前些时日,正是那初冬、寒风袭人的时候,那些金军刚刚占领了前线一座城池,便对城内百姓丧尽天良,大肆屠杀!”


“那时,硝烟四起,整座城都充斥着哀嚎……然而就在这时,那自立城时便存在的‘翊圣真君庙’忽的涌出刺眼金光,直冲云霄!”


“尔等是不知道啊,那等场景,啧啧,整片天穹都被无边金光遮盖,地上更是凭空生出无数朵金莲!”


“就在这等骇人架势下,翊圣真君降世!


据那些从城中幸存下来的百姓所言,翊圣真君降世时,作少年模样,持一杆枪,一人成军,生生逼退了城中金军!


翊圣真君降世时披白袍,金军撤走时,白袍尽染血,是故即便真君生来便有大慈悲,可其亦有无边杀伐之象!”


当说书人的一番话说完,他便见茶肆中所有人都以一种看鬼的眼神看他。


那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就差把“你在逗我呢”写在脸上。


不过说书人却是颇为享受众人的反应,他笑道:“其实别说各位,即便是在下,从那位庙祝口中听闻此事时,反应也比各位好不了多少。”


“诸位若是不信此事,或是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这翊圣真君之事,可以去寻周载庙祝……他已在筹办在太原府重建翊圣真君庙,诸位去寻他,定能获知更多消息。


另外,当时被真君所救,一并来此的还有众多百姓,诸位也是可以从他们口中确认的。”


茶客们闻言,咽了下口水,“此事……莫非还是真的不成?”


“原来,世上当真有仙人!”


“呸呸!你这话说得,便是对仙人不敬!”


“是我的不对,明日我便去寻那周载庙祝,必要亲求一尊真君牌位,日夜供奉!”


……


当茶客们心怀崇敬之意,议论纷纷的时候,说书人已然悄然离去。


他来到茶肆外,见到了一名身形佝偻,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立即躬身:


“庙祝大人,我已宣扬真君事迹。”


这白发老人自然就是周载了。


他轻轻抚着说书人肩膀,随后将对方缓缓拉起,温和笑道:“与你说了多少回,万万不可称我为‘大人’。”


“真君之下,人人平等;真君慈悲,爱我等如子,我等本应如兄弟姊妹般,彼此亲爱,又怎能再分个身份高低?”


说书人闻言,抬起头看着老人那深邃柔和的眼眸,深深作揖。


“您此言有理,真君慈爱世人,人人皆应当彼此相爱,不分高低贵贱,我谨记于心!”


周载轻轻颌首,最后拍了拍他的手背,旋即转身离去。


不多时,当他走到城中一处正在修建的庙宇时,便停下了脚步。


“周庙祝,您来了。”说话的,是一名手上挎着竹篮的老妇。


周载向老妇笑着点头问好,就见老妇掀开竹篮上盖着的一层麻布,从其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两枚鸡子,轻声道:


“庙祝,您且收下这两枚鸡子,翊圣真君庙如今重建,老身却并无家资供奉,实在羞惭……这鸡子,是老身的一点心意,还望您收下。”


周载听到老妇人的话,摇了摇头,“真君爱着世人,你有心意,真君自会知晓,这鸡子,你且拿去给孙儿吃!”


见老妇张了张嘴,似乎要说些什么,周载不由接着道:


“你有心意是好事,真君很开心,但若是他知晓你为了供奉自己的心意,却让自己和孙儿过得不好,真君便不会开心了。”


老妇闻言,只是愣愣的站在原地,佝偻着身子,皱纹满面的脸上忽然有两道泪痕落下。


周载轻叹一声,正要安慰,却忽听对方声音沙哑干涩、带着哭腔的呜咽道:


“可、可老身早已没了孩儿啊!”


“老身的孩儿为了保家护国,主动去前线参军抵抗金军……结果数月没有书信寄来。”


“当有书信寄来时,却是一封宣告他连尸身都寻不到的阵亡信!”


“老身的夫君死的早,我那孩儿,自小便被我一人拉扯大,教育他要精忠报国……


如今,他也算死的其所,可老身独自活在这世上,却是胜似个孤魂野鬼!


自听闻真君降世、镇压金军的消息,老身便决定以此残生供奉真君,如此也算为那地府的孩儿积个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