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 第61章 诵真君名可避刀兵(求追读!求月票!)

第61章 诵真君名可避刀兵(求追读!求月票!)

作者:铁打的扳手 返回目录

听完老妇人的所有话,周载久久无言,良久他才长叹一声,开口道:“有母如此,儿果然也是英雄!”


他接过了其中一枚鸡子,另一枚则留给老妇人,见对方不肯,周载也只得说道:


“一枚足矣,真君若是知晓你家中之事,定然会庇佑你们。”


“另一枚鸡子,你便吃了吧,让身子硬朗些,哪怕是为了真君也好。”


老妇闻言,这才不再推辞,深深一躬。


辞别对方,周载进入这尚未建成的翊圣真君庙中,便已有数人在等候他。


这几人神情虔诚的讨论着什么,而最高处,除了还没修好的真君像,便是写着“北斗荡魔翊圣真君”之名的牌位。


见周载前来,他们纷纷作礼。


周载见状,也一一回礼,随后向真君牌位叩拜一番后,方才缓缓起身,转过来面对几人说道:


“将近来情况都说下吧。”


几人闻言,点点头,便先后开口道:


“周庙祝,当时随真君一并来到太原的信众们,如今都已有落脚之处。


即便有残疾之人,也自发结成了互帮互助的关系,总得来说信众们现在都适应了这边的生活。


为感念真君将我等救于水火之中,以后每年的亥月丙日,都会庆贺这真君‘降世日’。”


“善。”周载微笑道。


“庙祝,有太原府外的义军势力联系我们了。”


周载神情平静:“天下义军,所谓‘绿林好汉’、打着‘替天行道’旗号为恶者居多,你与他们接触,定要小心谨慎。”


那人道:“如您所言,那联系我们的义军之人,态度倨傲,目中无人,刚见面便要见真君……想来,他并不认为是真君一人逼退金军。


他估计觉得,我等不过也是举着‘真君’旗号的义军势力……”


周载皱了皱眉,随后摇了摇头:“既然如此,那这义军便无需继续接触了。”


那人无奈道:


“只是可惜了,若非当初随真君前来的信众多为老人和孩童,青壮基本都在守城时战死。


不然定能拉起一支为传播真君信仰而战的‘翊圣军’!”


周载则回道:“无需如此感慨,‘翊圣军’纵使暂时无法成立,但此事急不得,需要缓缓图之。”


接着另一人出声道:


“太原城内,有富商前来投效,一些家族虽然仍在举棋不定,不敢明面支持真君,但却在钱财和其他方面都多有支持。”


“如此便够了。”


“这些人尚未见证过真君伟力,信仰较浅,但可以重点关注其中较为推崇真君者,日后待这些人都归于真君,可以由其管理。”周载声音淡淡的说道。


“谨遵庙祝之言。”


“对了,现在信众们都在传‘诵真君名可避刀兵’……”这时,又有人迟疑开口。


周载沉默了下,随后哭笑不得的道:


“这未免太狂热了。”


“我们是虔信,但不是迷信,迷信要不得。”


……


在无数看得见,亦或看不见的角落,一股因徐澜而起的波涛正在积蓄。


在周载及一众狂信徒的密切组织下,从思想指引到物质基础,以及武装构成,都在迅速形成。


隐约间,一个以徐澜为中心的无形巨人,自有了骨架后,便开始疯狂生出血肉、肌肤,自太原而起,缓缓望向更远处的版图。


徐澜对此,虽不知情,可他却能明显发觉自身的数值正在以远超过去的速度增长,甚至是“跃升”。


对他来说,只要征服之地、加之征服人心越多,无论是发自内心的敬畏,还是尊崇、爱戴,都能增长数值。


以前的他,仅仅是凭借个人力量在这个宋末天下显圣。


但现在自救下那城中的百姓后,带着些误打误撞的意思,徐澜的“真君”之名正以一种极为恐怖的速度蔓延着。


也难怪说,传教那批人,在传递信仰上有着无比令人震撼的力量。


而在府衙中,张孝纯看着属官向自己汇报的内容,扫过两眼便放到了一旁。


属官汇报的内容很简单,便是如今城内沸沸扬扬的“翊圣真君逼退金军”之事。


单论此事,其自然不会上报。


但随着诸多商贾和家族的投效、支持,即便他们的动作再小心,那涌动的暗流也早已变得汹涌起来,无法忽视。


对于这种直接威胁到朝廷统治的情况,按理来说张孝纯是要狠辣处理的。


但……张孝纯苦笑了一声,如今就连他自己都投效了徐澜,这太原府的知府都已投敌,还怎会处理信仰对方的势力?


他摇了摇头,随后将目光投向桌案上放着的一封密信。


将密信拆开,仔细扫过上面的一行行字,张孝纯便不由有些心情沉重。


这密信乃是他在朝中为官的同期所发,是受了官家的几分意思,写信告知他找机会将徐澜给囚禁起来,随后带回朝廷。


而更令他头皮发麻的是,密信的尾段则有提到,若是徐澜反抗,难以囚禁,即便当场格杀也可以。


“呼——”张孝纯深深吸了一口气,只感觉脑袋都在发疼。


前些时日,徐澜将童贯当场斩杀后,便命他直接把太原府中与其相关的势力连根拔起。


童贯在太原作威作福那么多年,根深蒂固,一瞬间就将之全部连根拔起显然不可能。


因此在一些人逃到汴梁后,便将这边的事告诉了朝廷。


官家得知那本就拒绝过他、“不识好歹”的道兵,竟然敢将他最为崇信的大将童贯斩杀,当即暴怒,甚至扬言要派军来剿杀他。


若说原本官家还以为,徐澜是想和他玩“三顾茅庐”的戏码,那么现在童贯的死,便直接让他对徐澜动了杀心。


加之前线传来消息,原本刀锋直指汴梁的东路金军不知为何突然撤走。


这便让赵佶心下大感放松,认为此劫已过,而想到这道兵又敢如此忤逆他,不如直接除掉!


张孝纯将密信给烧掉,随后离开府衙,寻到徐澜后便将此事汇报过去。


听闻此言,徐澜却是没有生气,而是笑了出来:“你说,当东西两路军汇合,再度攻来的时候,赵佶那边会不会也派大军来围剿我们?”


张孝纯闻言,却没有第一时间否认,反而思考起来了这种可能性,


正常的皇帝,自然不会这样做,但赵佶毕竟是拟人生物,即便做出这种决定,也不是没可能。